①電動機的拆裝步驟和方法
拆卸前應清理(liquidate)好場地,准備好工具,並在接頭線、端蓋與外殼、軸承蓋與端蓋等上作好標記,以免裝配(assemble)時弄錯。拆卸電動機的一般步驟(procedure)如下:
(1) 卸下皮帶或脫開聯油器的連接銷;
(2) 拆下接线盒内的电源(power supply)接线和接地线;
(3) 卸下皮帶輪或聯軸器;
(4) 卸下底腳螺母和墊圈;
(5) 卸下前軸承(bearing)外蓋;
(6) 卸下前端蓋;
(7) 拆下風葉罩;
(8) 卸下風葉;
(9) 卸下後軸承外蓋;
(10) 卸下後端蓋;
(11) 抽出轉子;
(12) 拆下前後軸承及前後軸承的內蓋。
电动机的装配(assemble)步骤(procedure)与拆卸步骤反。龍道軸承外球面軸承优先适用于要求设备及零部件简单的场合,例如用于农业机械、运输系统或建筑机械上。外球面軸承主要用来承受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向与轴向联合负荷,一般不宜单独承受轴向负荷。对一般中、小型电动机,只拆除风叶罩、风叶、前轴承(bearing)外盖和前端盖,而后轴承外盖、后端盖连同前后轴承、轴承内盖及转子一起抽出。
② 主要零部件(assembly unit)的拆装方法(method)
(1)皮帶輪或聯軸器(Coupling)的拆裝。带座外球面軸承保养清洗将轴承拆下检查时,先用拍照等方法做好外观记载。另外,要供认剩余润滑剂的量并对润滑剂采样,然后再清洗轴承。拆卸时,先在皮带轮或联轴器与转轴之间做好位置标记,拧下固定螺钉和销子,然后用拉具慢慢地拉出。如果拉不出,可在内孔浇点煤油再拉。如果仍拉不出,可用急火围绕皮带轮或联轴器迅速加热(heating ),同时用湿布包好轴,并不断浇冷水,以防热量(Heat)传入电动机内部。装配(assemble)时,先用细铁砂布把转轴、皮带轮或联轴器的轴孔砂光滑,将皮带轮或联轴器对准键槽套在轴上,用熟铁或硬木块垫在键的一端,轻轻将键敲人槽内。键在槽内要松紧适度,太紧或太松都会伤键和伤槽,太松还会使皮带打滑或振动(vibration)。
(2)軸承(bearing)蓋的拆裝。軸承外蓋拆卸很簡單,只要擰下固定軸承蓋的螺釘,就可取下前後軸承外蓋。前後兩個軸承外蓋要分別標上記號,以免裝配時前後裝錯。軸承外蓋的裝配方法是;將外蓋穿過轉軸套在端蓋外面,插上一顆螺釘,一手頂住這顆螺釘,一手轉動轉軸,使軸承內蓋也跟著轉到與外蓋的螺釘孔對齊時,便可將螺釘頂入內蓋的螺孔中並擰緊,最後把其余兩顆螺釘也裝上擰緊。
(3)端盖的拆装。拆卸前,应在端盖与机座的接缝处作好标记,以便复原。然后拧下固定端盖的螺钉,用螺丝刀慢慢地撬下端盖(拧螺钉和撬端盖都要对角线均匀(jūn yún)对称(symmetry)地进行)。 前后端盖要作上记号,以免装配时前后搞错。 装配时,对准机壳和端盖的接缝标记,装上端盖。插入螺钉拧紧(要按对用线对称地旋进螺钉,而且要分几次旋紧,且不可有松有紧,以免损伤端盖)。同时要随时转动转子(rotor),以巡查转动是否灵活。
(4)轉子(rotor)的拆裝。前後端蓋拆掉後,便可抽出轉子。由于轉子很重,應注意切勿碰壞定子線圈(winding)。對于小型電動機轉子,抽出時要一手握住轉子,把轉子拉出一些,再用另一只手托住轉子,慢慢地外移。對于大型電動機,抽出轉子時要兩人各擡轉子的一端,慢慢外移。裝配(assemble)時,要按上述逆過程進行,要對准定子腔中心小心地送入。
(5)滾動軸承的拆裝。拆卸滾動軸承的方法(method)與拆卸皮帶輪類似,也可用拉具來進行。如果沒有拉具,可用兩根鐵扁擔夾住轉軸。使轉子懸空,然後在轉軸上端墊木塊或銅(化學式Cu)塊後, 用錘敲打使軸承脫開拆下,在操作(operate)過程中注意(attention)安全。裝配(assemble)時,可找一根內徑略大于轉軸外徑的平口鐵管套入轉軸,使管壁正好頂在軸承的內圈上,便可在管口墊木塊用手錘敲打。使軸承套入轉子定位處。注意軸承內圓與轉軸間不能過緊。如果過緊,可用細砂布打轉軸表面四周,均勻地打磨一下,使軸承套入後能保持一般的緊密度(單位:g/cm3或kg/m3)即可。另外軸承外圈與端蓋之間也不能太緊。 在總裝電動機時要特別注意,如果沒有將端蓋、軸承蓋裝在正確位置,或沒有掌握好螺釘的松緊度和均勻度,都會引起電動機轉子偏心,造成掃膛等不良運行故障(fault)。
本文秋秋影视:/zcsj/874.html